阅读历史 |

第七十三章(1 / 3)

加入书签

乾祐帝的亲卫统领,替乾祐帝守陵一辈子,他也乐意。

能替主子守陵,唤起了他活下去的希望,他效忠乾祐帝半生,穷尽其力护主,主子没护住,随乾祐帝出逃的近卫中,出了叛徒,他数日自责,识人不清,间接害了乾祐帝。

贾彪的事,他知晓内情,但自古以来,君主便有生杀大权,被冤了,也只能道一声可惜!

没想到,一个微不足道的龙虎卫枉死,竟在紧要关头,成了乾祐帝的催命符。

自责,让他愧疚,能替乾祐帝守陵,倒是个赎罪的出路。

侍卫统领因郭后虞让替乾祐帝守陵,生出几分感激来。

郭后虞虽然恨乾祐帝,人死了,他反倒不想做事太绝,给了乾祐帝死后的体面,将乾祐帝和凤鸣宫的皇后,葬在一处。

乾祐帝的陵寝,还未完工。

乾祐帝登基没几年,自登基就开始修建陵寝,他的陵寝,地基去年刚打好,地宫尚未建好,启用的仓促。

当时安葬耿夫人时,乾祐帝从私库拨了一大笔银子,虽然因追封皇后一事,闹得草草收场,但陵寝修得贵气,雕刻精美,彩绘飘逸,且陪葬丰厚。乾祐帝想着百年后,跟耿夫人葬在一处,故而,耿夫人的陵寝修得格外精致,处处彰显皇室奢华。

郭后虞做做面子功夫而已,仅仅给乾祐帝维持些体面,算不得厚葬规格,勉强只算个富贵人家的坟冢,帝王的金丝楠木棺椁刚运到皇陵,外头的石棺还未做好石刻,乾祐帝就下葬了。

作为曾经的帝王,乾祐帝的陪葬不多,只有几样乾祐帝生前常用的物件。

乾祐帝下葬时,耿夫人的陵寝,反倒比乾祐帝的大气多。

郭后虞没那样的大度,替乾祐帝完成死后心愿,将乾祐帝和他生前最喜爱的耿夫人葬在一处。

能将乾祐帝跟他的皇后安葬在一处,是看在皇后厌恶乾祐帝,让他死后到了地下,二人痴男怨女,互相掐架去吧,不然,就让他一人孤孤单单长眠在陵寝,岂会让他夫妻二人合葬。

能让乾祐帝死后不得安宁,还能换来文臣们一句大度,何乐不为!

皇后被烧的漆黑一具尸体,若不是头上带的凤钗,都认不出是乾祐帝的皇后。

乾祐帝的皇后已经死了,并不知道郭后虞将他们夫妻二人葬在一处。不然,她在地下都想跳出来咒骂郭后虞,她好不容易早走一步,甩开乾祐帝,实在不愿跟刘承佑这个薄情寡义的男人葬在一处。

郭后虞非要做烂好人,将她二人葬在一处。

顶顶可惜了,皇后和乾祐帝,生不同衾死同穴。倘若皇后活着也会被活活气死,不对,皇后不是气死的,是烧死的,也不对,是毒死的。

不管乾祐帝的皇后在地下这样咒骂郭后虞多管闲事,她也无法从坟墓里跳出来,死了就是死了,活不过来了。

勤政殿地龙引起的大火,烧了两日功夫才被浇灭,死伤数千人。

郭后虞亲自去看了,一片残亘狼藉。

郭后虞对此,心里感触,怪不得人们常说,天子一怒,伏尸百万,乾祐帝逃出皇宫后,点燃了密道,建造皇宫时,布置的防御,几个人点着密道的灯油,顷刻间,火龙喷发,轻易让对方围死在勤政殿,烧死了数千名将士。

自古以来,成者为王败者为寇。郭后虞让人登记了死者的名字,下发抚恤银子。

慈不掌兵,他若一味心慈,放过乾祐帝,日后乾祐帝翻身,届时,他的下场,恐怕惨烈到无法想象。

郭氏族人,祖父,二叔,等等,都被乾祐帝诛杀,连同他襁褓中的儿子都不放过。

想到惨死在乾祐帝手中的儿子,郭后虞眼底的猩红,更甚了些,他险胜,苍天有眼,他郭后虞总算否极泰来!

勤政殿烧死数千名将士,清点了名册,将士们,一个个大男人,痛哭流涕。死者中,有兄弟,有同乡,昨夜还睡在一个营帐中,今日天人永隔了。

攻占皇宫后,幸存的将士们,开始了大难不死的疯狂报复。

除了李太后的宫里,郭后虞早有交代,礼遇李太后,将士们不敢作乱,其余各宫,皆被抢了个干净。宫里日日哀嚎,混乱一气。

宫里烧杀抢掠了两日,稀世之宝被抢个干净,宫女们遭了秧,痛恨乾祐帝的将士们连,将皇宫里所有人都恨上了。

面对杀气腾腾的将士们,宫里主子奴才们吓得哆哆嗦嗦,有幸逃出宫外的,留了条命,也有不服从的,叫骂乱臣贼子的,当即被杀了,还有被辱自尽的。

宫里什么情形,郭后虞知晓。

宫变的结局,惨烈的不止是败落的帝王,还有帝王的女人奴仆,以及做事的宫人们。

水深火热,日日面临死亡的惊惧,宫里众人,每日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活得格外艰难。

郭后虞听见皇宫里不间断的哀嚎声,每日都在上演惨案。

郭后虞想到白香盈的儿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