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五十一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汉生投靠刘崇后,被拨给赵哥打下手,赵哥能在京城顺利行贿官员,多亏了他指点。万博济是前太子刘承嗣的人,虽然远在济州,跟京城的官员,走动得不少。故而,汉生对以前有些交情的京城官员,知道些门路。

若不然,赵哥在京城打点,没那么容易。

可惜,赵哥在京城只混了几年,就暴露了,他成了没主的人,他经历过灭顶之灾,在赵哥带着大半人手去城门处汇合时,汉生留了心眼,他早早的躲了起来,才躲过一劫。

汉生以为,崇州的人来京城后,定会给赵哥一个准确的时间去攻打城门,这么重要的事情,临行前,怎会不确认,赵哥等不到消息,当改计划才行。

他劝过赵哥,大军未到,他应三思而行,可赵哥不听他的,怕耽误了军机,不敢耽误。崇州大军进入清濛山,赵哥还曾有过消息,后来就断了联系。

攻城门一事,事关众人生死,赵哥自认十拿九稳,算着行程,崇州大军就在城门外不远,没有消息送来,定是怕有人盯上了,以防有变,赵哥一心要按计划行事,其中也有急功近利的莽撞。攻破京城大门,这样的首功,是赵哥潜伏在京城多年,一直想要的!

汉生不想立功,他只想报复郭后虞,前提是自己完好无损,才能报仇。他瞧着赵哥一行人此去不妥,提前溜了。

崇州攻打京城失利,没多久,郭后虞亲自率兵,攻入崇州,将崇州收入囊中。

汉生借崇州的势力报仇的希望,又破灭了。值得汉生高兴的事,郭后虞因收复崇州,丢了几座城池,他一直在边境徘徊,想要寻找机会。

伽罗国人听闻郭后虞派人送了军粮来云州,想要截获这批军粮。一直派人盯着军粮的去向。

汉生在边境见到伽罗国人,见这伙人一直尾随着一个粮队,在通行的粮队的打的旗子,发现是大周的运粮队。汉生意识到,报仇的事,终于有了机会。

伽罗国人在卞路畅的粮队后头,不近不远的跟着,汉生尾随在伽罗国人后头,已经跟了粮队几日了,他观察卞路畅这个粮官,发现卞路畅似乎,没甚城府,这样的人,好糊弄。

明强显然没有胜算,伽罗国人正愁如何将军粮弄到手,汉生自报姓名,想替伽罗国人效劳。

伽罗国人高兴了,瞌睡来了,有人送枕头,天助伽罗国。

连忙将汉生请了进来。密谈了一个时辰,汉生说他可以模仿郭后虞的笔迹,跟卞路畅索要军粮。说服了伽罗国的头目。

成功攀附是伽罗国人,汉生心道,总算有了机会,替主子报仇。郭后虞在鱼鳞营时,写的公务,汉生见过不少,临摹郭后虞的笔迹,对于他来说,不是难事。

一个人的笔迹,习惯了,多年都不会变,凭着印象,汉生临摹出一份跟郭后虞笔迹九成相近的手书。

为何要些手书,因为手书方便,郭后虞在鱼鳞营时,就常写手书,替代奏本。这习惯,郭后虞或许一直还留着。

汉生预料得的确很准,郭后虞写手书的习惯,一直沿袭至今。

准备妥当,汉生一行人,追上卞路畅的粮队,此地距离云州城,还有六十里,汉生自称拿着新帝的手书,让卞路畅留下三十车军粮拨给魏州,其余的军粮,送往云州。

他奉新帝之命,前来接迎粮草。

卞路畅拿着新帝密信,仔仔细细看了,的确是新帝笔迹,可上头怎么一个圈圈点点都没有,这是给多少粮草呢?

卞路畅拿着汉生呈上的所谓的新帝手书,左看看,右看看,看了正面,又翻看背面。汉生心里那个鄙夷,一个手书而已,前前后后,左左右右的看,能看出花样来?

卞路畅仔仔细细的看手书,是因为,他分辨不出新帝的意思,可他迟迟不发话,汉生等来索要粮草的人,误以为,卞路畅看出了破绽,心里正打鼓。

汉生心道,郭后虞的笔迹,他模仿有九成像,他一直想要替万博济报仇,自然,对郭后虞这个仇人,格外关注。这份手书,即便放到郭后虞眼前,他也会下意识的意为,曾经写过这个手书。

卞路畅疑心的,不是新帝的字迹,而是跟郭后虞约好的暗号。

当初跟郭后虞说好了,既然郭后虞不遵约定,在上头即不画圈,也不扎点,他就不给。谁让郭后虞说话不算数!

新帝跟卞路畅约好了,若是整车军粮,就扎圈,几车扎几个圈,整十车的军粮,就扎十字,虽然扎的圈或字小,可能摸出来扎过的痕迹,这手书上头,没有针眼扎的圈,也没针扎出来的点,卞路畅心道,新帝怎能出尔反尔,糊弄他呢?

卞路畅不给粮草,让汉生等几个索要军粮的人,面面相觑,凭新帝手书,为何不管用?卞路畅道,“让新帝重新手书一封,明确说,到底给多少粮草?”

卞路畅心思简单,汉生说奉新帝之令,他就以为是真的,只是,新帝没标明给多少,他不给,并不是识破了汉生模仿的笔迹。

此地离云州不远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