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一十五章:相见恨晚(1 / 2)

加入书签

梁珍到了同济医学院,见到了久闻名不曾谋面的李翰峰教授,他六十来岁头发差不多掉光了,大鼻子上唇留浓密一字胡。热情欢迎这个从没见过面的学生。

“李教授,你好,我是榆州的梁珍,你的函授学生,老师,近来身体都好吧?”

“啊嗬,你就是梁珍?很年轻,不到30岁吧?好,来了就好,到家去师母叨念你呢!”

李师母中风经梁珍救治没有留下后遗症,如果不是梁珍坚持不能搬动病人,一路颠簸送到医院,即使救回性命,这偏瘫后遗症就难免了,余生只有坐轮椅渡过啦!

“呦呦!梁珍来了!好好,快请进,正说你为啥还不到呢,先喝杯茶吧!”

梁珍说:“师母你坐,喝茶我自已来,师母近来身体好吧?有没有哪地方不适呢?”

“我身体还好,没啥不适,都是你妙手回春呀!没有你出手救治,我就惨啦!”

“师母别这样说,我只是偶然救醒了你,是你身体本来就好所以能够很快康复的!”

李教授端出一盘糕点接过话题说:“梁珍,医学是严谨的学问,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,你敢于坚决反对送医院,勇敢承担医疗责任,就是胸成竹有过救治经验对吗?”

梁珍点点头说:“老师说得对,我是有过救治经验的,否则也不敢拿人命开玩笑。”

“那么,在救治前你已经预见到了效果,治疗结果就不是偶然是必然!对吗?”

“是的,老师,我对师那样说是不愿她有思想负担,对身体康复不利。”

教授点点头说:“梁珍,那你探究出指头放血,救治中风的治疗机理了吗?”

“教授,治疗机理跟针炙作用有关,救治昏迷针剌人中穴,是以人中的巨痛唤醒脑神经恢复知觉,针剌十指作用相似,十指连心,能兴奋五脏六腑吧?”

李教授觉得从中医的理论可以说得通,针疚治病远距离取穴头有病脚上针,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,头项寻列缺,颜面合谷收。头部病敏感穴就在双手上!

“梁珍,中风病根在头部,后遗症瘫痪也在头部神经损伤,脑经络敏感穴位在双手,十指的经络信号比脚更强,传导更直接,选穴十指是正确的。”

梁珍点头说:“教授说得对,只是两手三阳三阴六条经络,究竟是那条经络起主导作用?作用于什么地方,还不清楚,西医质问我们说不出来。深入研究还很困难。”

教授说:“是呀,中医没有实质的理论,中药治病机理也无法显示,四君子汤能补气健脾,是什么生物硷起用就不清楚,这都有待以后研究了!”

梁珍把话题拉到答辩上来:“教授,我的硕士论文其他教授看了反应怎样?”

“梁珍,其他教授没有明确质疑,鹤膝风是常见难治之症,至今没有特效药,发病机理医家见解不同,西医观点是发炎膝弯组织积液,但对症治疗收效甚微。”

“教授,答辩会上有人质疑蜂毒的作用,是消炎去肿还是镇痛,这就很难说明怎么办?”

李教授觉得这样的质疑可能难免,如果说不出治疗机理论文就有很大缺陷。

“梁珍,你自已认为,蜂毒对鹤膝风的作用是消炎还是镇痛呢?”

“教授,医疗实践证明蜂毒对鹤膝风消炎镇痛作用很明显,针炙需要半个月才见明显作用,而且容易复发,针炙加蜂毒一天就可以见效!而且复发率低!”

李教授说:“那就确定蜂毒有消炎镇痛作用,鹤膝注入蜂毒消炎镇痛痊愈了。”

梁珍摇摇头苦笑说:“教授,不能下这结论,蜂毒仅仅对鹤膝起作用,如果用于跌打肿痛非但不能消炎镇痛,反而加剧红肿疼痛!对红肿牙痛也一样起反作用。”

李教授很惊讶:“呀,怎么是这样?都是发炎红肿,为啥鹤膝起消炎镇痛作用,其他红肿发炎起反作用呢?这就让人疑惑难解啊!”

“是呀,授,我也想不明白,为啥其他原因所至的红肿起反作用,很可能鹤膝有我们未知的致病物质,蜂毒正好是它的克星,所以才消炎镇痛吧?”

李教授点点头说:“这样解释也貌似有理,至于这未知至病物质,就有待以后研究了。”

这时,李师母从外面餐厅叫了一桌菜肴送来,打断了他们师生的讨论。

“老头子,梁珍远道而来,应该很饿了,别开学术讨论会了,先吃饭吧!”

李教授站起来抱歉的说:“对对,先吃饭,说起话来就把吃饭忘了,不好意思哦!”

“老婆子,把那瓶茅台拿来,我跟梁珍喝两杯!”

李教授招呼梁珍餐桌落坐,满上酒,举杯说:“梁珍,我们虽是四年师生,却是第一次见面,这杯酒先为你远道而来压惊,别客气,请吧!”

梁珍喝了酒,李教授又说:“这第二杯酒,是为我师生有缘,相见恨晚,来,干了!”

“这第三杯酒,祝愿你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