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四百九十六章 生命方舟号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为了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,项目组特意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庄重的奠基仪式。

仪式现场,一块等待写名字不锈钢铭牌静静地置于台上,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。

“今天,我们聚集在这里,见证智能医疗救援船的建造启动。”

“智能救援船的建造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对设计制造提出了极高的要求,但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,铸就这艘新时代医疗救援的‘海上城堡’!”

张恒话音落下,全体人员庄严宣誓,将不忘使命、不负重托,以最严谨的态度、最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建造任务中去。

誓词铮铮,斗志昂扬。伴随着奠基铭牌被镶嵌到基座上的那一刻。

智能救援船正式开建!

大家纷纷拥抱、合影,将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永久地定格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建造现场热火朝天,一派繁忙景象。

在技术保障方面,徐占龙、林森和陈铭衡分别带领自己的小组,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
徐占龙的材料团队不断对隐身涂层配方进行微调,力求在提高隐身性能的同时兼顾材料的工艺性和环境适应性。

“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还不够理想,团聚问题会影响涂层性能的均一性。”

一次实验后,徐占龙皱着眉分析:“不如我们尝试引入一种表面活性剂,在提高材料相容性的同时,降低涂覆过程中的缺陷率。”

在林森的流体力学实验室里,一艘缩比模型正在水池中接受水动力测试。

伴随着高速摄像机的快门声,林森正仔细观察着模型周围的流场变化。

“从目前的测试数据来看,船体的阻力系数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。”

林森分析着电脑上的曲线图:“我们不妨在船首部位增加一组流线型导流罩,引导水流更加平滑地绕过船体,以降低尾流湍流强度。”

而在陈铭衡和软件工程师们的工作站内,数十台电脑正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,上面密密麻麻的代码无时无刻不在更新、编译、调试。

“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。”

陈铭衡指着屏幕上错综复杂的程序框图说:“我们需要开发一套功能完备、性能可靠的分布式系统架构,确保各个智能模块在复杂海况下的协同工作。”

在各团队的协同努力下,建造稳步推进,井然有序。

张恒每周都要组织一次联合会商,听取各方进展,研判形势,解决问题。

一个月后,当张恒再次走进建造车间时,眼前的景象让他喜出望外——

只见一艘流线型的银白色船体已经初具雏形,还有不少细节等待完善,但那优美的线条已然勾勒出了未来的形象!

巨大的智能医疗舱安装在船体中部,四周环绕着一圈又一圈管线和电缆。

那是“生命线”,将源源不断地为救援行动提供能量和数据支持。

船尾,一组崭新的氢燃料电池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中。

它们将成为“心脏”,以更加清洁环保的方式驱动着这艘“海上移动医院”劈波斩浪。

看到逐渐成型,在场的所有人都倍感振奋。

张恒更是热泪盈眶,激动地拥抱了身边的战友们。

“她在慢慢长大,越来越有模有样了。”

张恒望着眼前的船体,声音哽咽:“这是我们大家的功劳,是新时代海军战士的骄傲!

让我们再接再厉,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建造中,用不了多久就将要扬帆起航!”

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,团队就新型智能救援船的命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
“不如我们叫它‘救援先锋号’如何?”

林森建议道:“这个名字体现了它智能先进的特点,又彰显了海军救援的时代精神。”

“‘先锋’这个词很不错,不过听起来还是有些泛泛而谈。”

陈铭衡提出不同看法:“我觉得名字要更具体些,最好能反映出它在医疗救援方面的独特优势。”

众人一时陷入沉思。

片刻,张恒的眼睛突然一亮。

“就叫‘生命方舟’号吧!”

他自信地说:“诺亚方舟,为灾难中的生灵提供了最后的庇护。而我们的智能救援船,不正是风暴海域中的‘生命方舟’吗?

她搭载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智能系统,必将成为伤病员最可靠的依靠,成为生的希望!”

“绝妙的名字!”

“充满诗意和哲理!”

“很有寓意,我喜欢!”

大家纷纷表示赞同,鼓掌叫好。

就这样,“生命方舟”号正式确定了她在建造图纸上的名字,也将这个饱含着救援使命和人文关怀的名字铭刻在了团队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